醫養結合!讓高齡失能老人受益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九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社區醫養結合能力提升行動的通知》,重點為失能、慢性病、高齡、殘疾等老年人提供健康教育、預防保健、疾病診治、康復護理、安寧療護為主,兼顧日常生活照料的醫養結合服務。具體情況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通知》要求,將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依托符合條件的醫療衛生、鄉鎮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等,進一步提升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的能力,推動基層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的有機銜接,切實滿足轄區內老年人健康和養老的服務需求。
【梅江區鼎和社工服務中心負責人 歐陽瑞婷:九部委這個相關政策的出臺,其實對于構建我們老年友好型社區這一塊是非常好的政策落地,老人家可以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到一些醫療條件的進駐和其它生活照料方面的補充。】
記者了解到,目前該社區共有常住人口5000多人, 60歲以上的老人有1086人,占比達23,是比較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社區之一。
【 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社區黨委書記 劉林濤:因為我們新中社區范圍內老舊小區比較多,也意味著獨居老人比較多,他們現在比較尷尬的階段,身體還好,但沒有年輕人陪同常住。】
社區劉書記對記者說,這些老人日常生活都能自理,但由于多數子女不在身邊,目前最缺乏的就是精神上的慰藉,因此,關愛這些老人,滿足他們的精神生活,成為新中社區日常的重點工作之一。
【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社區黨委書記 劉林濤:有些老舊小區有空地的地方,我們已經增設有健身器材,新時代實踐中心也是常年開放,周邊的老人都會經常去里面看報紙看書。】
記者看到,很多老人正在打乒乓球鍛練交流,據了解,這里原本是一座老屋,利用現有資源,經過維修和進一步完善后,成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吳姨:大家在這里活動十分開心,生活得很愉快呀。】
【郭姨:上午就散步,家里做完家務就散步,下午三點鐘左右就來這里打乒乓球,晚上又散步。】
社區老人多,身體不好的時候子女不在身邊,就醫購藥就顯得非常不方便,為此設立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后,給附近居民特別是老人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可常年都在為65歲以上的老人提供健康咨詢、飲食和用藥指導,并提供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梅江區江南街道新中社區黨委書記 劉林濤:我們有江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一個預約上門的,這個服務比較好,可以提前預約包括預約送藥、送醫、做理療這些。】
【梅江區江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副主任 丘丹奎:比如血糖血壓過高,一直都控制不了用藥效果不好的,我們的全科醫生都會提供個性化調準的用藥方案來進行精準治療。】
梅江區長沙鎮頤誠醫養結合醫院負責人認為,他們在日常生活過程中并沒有辦法得到準確有效和規范的護理,如何將醫療的護理與養老護理結合起來也是目前老年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課題。
【梅江區頤誠醫養結合醫院院長 王夢龍:這些年齡大的或者說是失能的,患有多種慢性疾病的老人,給予他一個通過專業的護理,再加上人文的關懷和日常起居生活的照護,讓他的晚年得到一個有效的延伸。】
記者了解到,目前梅江區16間養老機構已按照相關要求全部與就近醫療機構簽訂了醫養結合協議書,合作醫療機構也及時開通“綠色就診通道”。
【梅江區民政局社會福利股工作人員 高順麗:通過依托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和醫療衛生的社區服務機構,可以利用有效的現有的養老服務資源來提升民政養老服務機構和居家社區醫養結合服務能力,以此來推動養老服務和基層醫療衛生的有機銜接。】